气候变化2001:
综合报告
相关报告

附录D:委员会选定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问题

问题1
  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分析究竟在哪些方面能有助于确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条所提及的“气候系统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构成是什么?

问题2
  自从前工业化时期以来,地球气候变化的证据、原因和后果是什么?

a) 前工业化时期以来,地球气候在区域或全球尺度上变化了吗?如果是,在观测到的变化中,哪些(假设有)是人类影响造成的?哪些(假设有)可以被归结为自然现象?这种原因判别的基础是什么?
b) 前工业化时期以来,特别是过去50年,气候变化对环境、社会、经济的影响怎样?

问题3
  在第三次评估报告中(TAR)所使用的一系列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目前关于未来25、50、和100年的区域和全球的气候、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的后果(其预测中未考虑政策介入的影响) 所了解的程度?

问题4
  我们所了解的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和气溶胶浓度增加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对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和区域气候变化的预测:

a. 气候脉动的频率和幅度如何?这些气候脉动包括逐日、季节、年际和年代际变率,如ENSO循环及其他。
b. 诸如热浪、干旱、洪涝、暴雨、雪崩、风暴、龙卷风和热带气旋等这些极端事件的生命期长度、发生地、频率和强度如何?
c. 在温室气体的源和汇、大洋环流以及极冰和永冻土的范围中或其他现象中是否存在发生突变/非线性变化的风险?若有,那么这种风险能否量化?
d. 生态系统中是否存在发生突变或非线性变化的风险?

问题5
  对与气候系统、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部门的变化及其相互作用有关的惯性和时间尺度问题的认识程度如何?

问题6
a) 考虑到历史和当前的排放,一系列减排行动介入的范围程度、时间是如何决定和影响气候变化的速率、强度、后果以及如何影响全球和地区经济的?
b)

考虑到气溶胶可能的影响程度,将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当前水平到加倍或更高水平(等量CO2计),我们从区域和全球气候、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影响的敏感性研究中了解到了什么? 对应于问题3中所考虑的一系列情景,对每一稳定的浓度情景,包括不同的稳定途径,相关的成本和效益进行评价, 涉及如下内容:

  • 预测的大气温室气体浓度、气候和海平面的变化,包括100年之后的变化;
  • 气候和大气成份变化对人体健康、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生产力以及社会-经济部门(特别是农业和水)的影响及经济成本效益;
  • 适应对策的范围 ,包括成本、效益和挑战;
  • 通过定量或定性地评价为避免环境危害所采取的减排措施的国家和全球成本效益,评价如何对这些成本效益进行比较,确定达到每个稳定水平的技术、政策和措施的范围;
  • 与区域和全球尺度的影响、适应和减缓相关的发展、可持续性及公平性问题。

问题7
  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潜力,成本和效益,以及时间架构方面,我们了解些什么?

问题8
  对于预测的人为因素引起的气候变化和其他环境问题(如城市空气污染、区域性酸沉降、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平流层臭氧损耗,以及荒漠化和土地退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已知多少?为了以公平的方式将气候变化响应战略纳入当地、区域和全球尺度上的广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环境、社会、经济成本与效益以及这些相互作用的内涵,我们已知多少?

问题9
  对于下列气候变化的起因和模型预测的确凿性发现和主要不确定性是什么: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