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 2001:
影响、适应性和脆弱性
相关报告

4.7 人类健康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具有多重影响,有些影响是正面的,但多数是负面的。极热和极冷天气的变率、洪涝和干旱的频率、地方空气污染状况以及空气过敏源对居民健康都具有直接影响。另一些影响健康的因素来源于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传染病的发病动态,区域粮食生产水平和营养状况不良,以及由于人口流动和经济萧条对健康产生的各种连带影响等。

  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人类健康状况因近十年来所观测到的气候趋势而确实发生了变化。确定这种影响的因难在于大多数健康紊乱是多因素造成的,而且社会经济水平、地域条件、环境因素随时间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年际间气候变异(特别是厄尔尼诺周期)对健康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了人类健康对气候的敏感性,特别是蚊子传播的疾病。将现有的研究成果、理论推理、以及预测模型输出的结果结合起来,可以得出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影响的一些结论。

  如果热浪的频率和强度增加,那么死亡和患严重疾病的危险性也会增加,老年人群和城镇人口尤其是如此(高可信度)。热浪的影响会因湿度增加和城市空气污染而加剧。预测结果表明,中高纬度城市(温带)的热胁迫增加最大,尤其是对于缺乏适应性建筑和空调设施的人群。用热浪对城市人口影响的模型所做的预测表明,即使实施了气候适应措施,一些美国城市仍受热浪的袭击。平均而言,每年夏天将会有额外的数百人死亡。虽然气候变化对发展中国家与热胁迫相关的死亡数量影响也可能是显著的,但目前几乎还没有对这些人口的研究。在温带地区的许多国家,暖冬和较少的寒冷袭击会减少与寒冷有关的死亡(高可信度)。有限的研究表明,至少在部分温带国家,冬天减少的死亡数远远超过了夏天增加的死亡数(中等可信度)。[9.4]

  极端事件频率和强度的任一个增加,如风暴、洪水、干旱、台风,都会通过各种方式对人类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这些自然灾难能够直接造成人员伤亡,也可通过损毁住所、人口迁移、水源污染、粮食减产(致使饥饿和营养不良)等间接影响健康,增加传染病的发病率(包知痢疾和呼吸系统疾病),而且会损坏健康服务设施(极高可信度)。如果区域性台风增加,常常会发生灾难性的影响,特别是在资源馈缺的人口稠密区。近年来,与气侯密切相关的主要灾害对人类健康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包括发生在中国、孟加拉国、欧洲、委内瑞拉、莫桑比克等的洪涝,以及横扫中美洲的Mitch飓风。[9.5]

  气候变化将会因空气污染问题而降低城市空气质量(中等可信度)。增温(部分模型的模拟结果是紫外线辐射)会增加地面臭氧浓度,而臭氧是一种对呼吸系统具有严重负面影响的污染物。气候变化对其它空气污染物的影响研究还较少。[9.6]

  高温、降水变化以及气候变率的变化将改变传染病的地理分布和染病时节,一些传染病及并发症的感染区域和季节将会扩展。一些媒传疾病是通过吸血生物进行传播,如蚊子和扁虱,这些生物的生存取决于气候和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目前,世界上约有40%人口生活在疟疾易染区,在健康设施不完善或破损严重的国家,升温将导致疟疾传播区域向高海拔(中高可信度)和高纬度(中低可度)地区扩展。较高的温度以及降水和地表水间的相互配合,会延长部分区域的染病季节(高可信度)。气候变化包括气候变率的变化,会改变多种传染疾病(如登革热、利什曼原虫、脑炎,莱姆氏病,以及扁虱脑炎)目前的分布边界(中高可信度)。在某些地区,由于气候变化使降水减少或者使温度升高超过了媒介适宜传播的极限,传染性疾病将有所降低(中等可信度)。一系列数学模型一致得出:本世纪的气候变化情景将增加居住在潜在疟疾和登革热易感染地区的人口比例(中高可信度)。气候条件的变化将增加通过水和食物传染各种疾病的发生几率。[9.7]

  气候变化可以引起海洋环境的变化,增加了人类食用鱼类和贝壳类生物的中毒危险。与温水相关的生物毒素,如热带海区的鱼肉中毒现象会向高纬度地区扩展(低可信度)。较高的海面温度也将延长有毒藻类的盛长期(中等可信度),而其盛长期和人类中毒间存在复杂的关系,而且对生态和经济都具有破坏作用。地表水的水量和水质变化都将影响到痢疾的发生机率(中等可信度)。[9.8]

  气候变化造成粮食供给发生变化,会使世界一些地区贫困人群的营养和健康水平受到影响。研究表明,在世界范围内,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但发展中国家粮食生产降低的可能性最大。据估计目前发展中国家有7.9亿人口营养不良。边远地区的人群,因难以进入市场,对区域粮食供给的减少或短缺尤其脆弱。营养不良使儿童身体和智力发育不良,成人劳动能力减弱,感染疾病的可能性增加。气候变化将增加发展中国家营养不良的人口数量,特别是在热带地区。[9.9, 5.3]

  在某些情况下,气候变化的影响可以导致社会动荡、经济衰退和人口迁移,进而影响人类健康。自然灾害和环境退化引起的人口流动也会对健康产生影响(高可信度)。[9.10]

  通过社会、制度、技术、和行为方面的适应措施可以降低每一个可预见的对健康不利的影响(见表TS-5)。总体来看,气候变化对健康的不利影响对低收入人群最严重,特别是热带、亚热带地区国家。为此,有必要加强公共健康基础设施(计划、服务和监督体系)的建设和维护。受影响地区对健康风险的适应能力也取决于社会、环境、政治和经济条件。[9.11]

表TS-5: 降低气候变化对健康影响的适应性选择。
影响健康的因素
立法
技术
教育性咨询
文化和行为
热胁迫
- 建筑指南
- 住房,公共建筑,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的规划,空调 - 早期预警系统 - 着装,午休
极端天气事件 - 制定法律
- 制定建筑规范
- 强制迁移
- 建筑的经济激励
- 城市规划
- 避风设施
- 早期预警系统 - 利用避风设施
空气质量 - 排放限制
- 交通管理
- 改进公共交通,采用催化尾气净化器,使用烟囱 - 污染警告 - 共用汽车
媒传疾病   - 传染媒介监控
- 接种疫苗控制繁育
- 持续监测、预防和控制措施
- 健康教育 - 节水行为
水传疾病 - 水源保护法律
- 水质制度
- 病原的基因/分子生物学筛选
- 提高水处理技术(如过滤)
- 改进卫生设施(例如厕所)
- 使用开水
- 养成经常洗手和其他良好的卫生习惯
- 使用地下排水厕所


相关报告